1个关键词,公众号SEO涨粉45万,变现50万
安娜123456 发布在分类 / 店小蜜
安娜123456 发布在分类 / 店小蜜
大家好,我是杜,老站长,古典自媒体从业者。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我说的关键词是什么了。
这个名字被号主注册了14年,一直没有运营。
为了卖号,发了好几条内容,高阅读五六千,低阅读一两千。
因为临近年底,机主想套现,但是在群里贴了近一个月了,还没卖出去,想买个号操作。
看了资料,还行,但是有几个问题:第一,名字不能迁移,迁移到新号码要改名。
改名意味着通过关键词搜索来的新粉丝就没了。
不迁移,就得用主人原来的个人主体。
说白了就是说这是别人的号。
第二,这个号一直没有保持,所以很多人看了之后都没有意向。
但是想了想还是买了。
最后花了5.5万,每粉8毛钱,代理费都是我出的。
是的,签约日期是18年2月18日。
我接班的时候是春节。
多年后,我和朋友创业做其他项目。
这个账号每天都会更新。
我一般都是从官方渠道找一些驾驶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或者信息发过来。
当粉丝增长到11万的时候,某个汽车品类联系了媒体的一个合作伙伴购买,报价12万。
但看了公布的数据,又降价了,最后没商量就放弃了。
接下来一个月涨了两万,但是转载文章的时候我弄错了。
名字取消后,我在想用什么名字,各种纠结的情绪。
我当时没发现其实可以直接改名字。
在我准备改名的前两天,直接掉了6000块钱,因为很多粉丝不确定这个号是不是官方的,强制改名的时候有提示。
两天没发微博,这个提示直接显示在最前面,导致掉粉严重。
如果你赶紧改名,推送多张新的图文,会有粉丝关注新信息,错过非法改名提示,这样至少会损失几千粉丝。
之后更名为“微车志”,后认证为“车管所车”。
这个过程发现这个号可以直接认证为企业号。
当时的规定是可以通过拦下流量主来认证。
此时有12万粉丝,认证为自己公司的主体,主要收集流量的是个人银行账号。
现在的规定是,这个早期注册的个人号只有在不开流量的情况下才能认证为企业号。
以上第一阶段,四个月,没有收入。
这是我的第一个经验:当你有了一些粉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内容的控制。
像石祥,关霸,米孟珙的注销,Tik Tok各种非法封号,哔哩哔哩百大车祸,包括知乎,知识星球都时不时被封。
做了一个非法查询的小程序,但是买了两个模块的微引擎,不太好用。
于是我安排我的前端用node开发了一个非法查询的小程序,一个月非法查询排名第一。
当时数据是二十天十几万用户,流量主要收入三千。
没几天,他就被判非法拆迁。
当时批准的类别是信息查询,要求是交通违章类别。
而需要通过这个范畴的主体就是官方或者委托书。
咨询了几个朋友后,都说一般不给授权。
现在想想还是你自己的问题。
你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
这是我的第二次经历。
我需要坚持寻求解决方案。
在这个后期,我看到很多类似的情况都是可以解决的。
后来有个加了违法查询系统的公司负责人说,他们公司同样不合格,通过了这个类别。
当时能想到的包括去交管部门相关部门,找行政服务中心,或者通过前置审批成立一家涉及交通相关业务的公司,但都没有尝试。
加上etc那次,这是我第二次被坑了。
这是我的第三次经历。
在网上找伴侣,要慎重。
你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不能仅仅因为双方在同一个社区或者对方给你的一些承诺就轻易相信对方,因为总有人会涉足一些知名圈子,利用社区背书做一些不靠谱的事情。
当然,也不能处处过度谨慎,错过好的合作机会。
19年年底,一个新号“车管所”的粉丝开始增长到2万多人,排名慢慢上来。
最后粉丝增速超过了之前的“车管所”,搜索排名到第20名的时候,每天新增关注100个左右,我就准备把运营重心转移到这个账号上。
因为种种原因,年前就打算卖“车管车”这个名字了。
我在星球上发了一条信息,有人联系了我。
后来通过a5卖了。
除去中介费,我实际收到了65000元。
以上是第二阶段,卖给“车管车管”。
这个账户整体收入,广点通收入的8.9万或者9.9万,接单后有几万的巨额收入,整体上不算亏,但是期间踩了很多坑,也为下一个账户的运营做了铺垫。
把全部精力放在“车管车办”这个号上后,内容主要是从“公安部交管局”和各地交警官方账号寻找相关热点问题,保持稳定更新,偶尔在后台回复一些问题。
另外,前两个月自动回复了知识星球的二维码,粉丝增加到300-500人。
2022年元旦后,通过优化,排名基本保持在第一。
春节期间粉丝增长至10万,随后迎来增长高峰。
春节后,受疫情影响,车管业务无法办理,部分车辆面临年检过期、车牌过期等问题。
交管局下发《疫情期间公安交通管理业务网上、自助、延伸通知》。
转发此通知后,直接向新关注用户推送链接。
这篇文章一个月后达到了15万的阅读量,疫情期间每天净增用户达到两三千,平时3万。
这样的话,年底50万粉丝没问题,但变化总会到来。
疫情期间,公司没有任何业务。
虽然是远程办公,但还是放假了,好几个运营都在做别的账。
但是之前的技术服务业务停止了,没有新的收入。
于是4月份,为了防止现金流断了,我们决定把这个号挂在中介平台上出售。
当时我们并不是真的想卖。
目的是防止公司资金紧张,出现问题时有临时应急方案。
因为当时疫情不明,我们没有。
直接靠自媒体的收入来支撑运营团队就够了。
把号挂在中介平台是犯的第二个错误。
中介平台挂了字后,各平台放了一些数据截图。
数据流出后,各种拦截号也就出来了,“车管所车管所平台”、“车管所车管所查询”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虽然培养了一大批竞争对手,但这个时候还是太在意了。
如果我们有钱,我们可以一起赚。
毕竟我的还是第一。
后来我自己也注册了两三个小号。
大家都相安无事。
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的一个账号排到了第二,我的号还是第一,直到有一天我的名字被非法删除,他的号名正言顺的排到了第一。
你不能等着你的名字被删除。
改名字。
改个通用名排在最后面也没问题。
然后再换一个有“车管所”的,排名第一。
你被举报几天内违规删了名字。
也许一切都是巧合,但又是多么的巧合。
这个时候搜索“预约车管所”也产生了很多拦截号。
重庆某公司之前注册了“车管所”,此时“车管所X预约”、“车管所XX预约”等等。
搜索结果中很少有正常的官方账号,都被拦截号占据了。
2022年国庆前后,这个号被频繁举报,搜索结果基本被拦截号垄断。
12月大部分拦截都被屏蔽了,我也就没再关注了。
长沙那些公司认证的几个号还在,因为是交通领域的公司。
他们的排名也降低了,搜索结果前面的数字现在都是官方数字。
这是我的第四条经验:能悄悄赚钱就不要公开喊。
最重要的是把你的资源集中在上面。
2022年上半年,伊人来找我,问我要不要来个轻治疗。
最后他说我还是埋头赚钱吧。
如果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类数字上,多做几个,我的收入就能翻倍了。
当时我对下面这句话还不够理解。
期间也注册了一些其他账号,不过大部分都是相关业务,比如免签。
这是一个申请免签的小程序cps。
在电子签实施之前,一个线上代理公司会收25块钱,把这10块钱给我结算了。
陆续做了2000多单,已经结算了2万多单。
这些小粉丝通过大菜单引流。
第二个号卖出时共有13万粉丝下降到11万,25.3万粉丝学车,6000粉丝非法查询2万粉丝,其他共计5万粉丝,共计约45万粉丝。
其中,刚开始6万粉丝买用了三四年,我接手后不到半年就有7万粉丝,开始第二号的时候不到一年半就有25万粉丝。
在粉色涨幅最高的月份。
总体收入1。
第一个卖号真实收入6.5万,第二个卖粉丝12.5万是最简单,性价比最低的变现模式。
2.博通2万。
讽刺的是,在决定出售的时候,单日几篇文章的阅读量突然飙升到六七万,单日博通500。
在此之前,它一直在单日赚几十美元。
时间也不错。
3.第三方平台如新邦、神赞、Xunpython等。
,7万元。
这些平台肯定不会给你太高的单价来赚钱。
好处是相对方便。
他们可以直接接单,一键同步到后台,定期发布。
这是我第五次经历,都在这张图里了。
5.cps收入2万,后期运营最省心最省事,但是找靠谱的项目不容易。
主要是从免检开始,我尝试了加油优惠。
那时候还没有其他平台。
推了几天“团友”app,没赚多少,就放弃了。
我卖了第二个号之后,跟几个朋友提过,他们都会说,既然每个月还有两三万的收入,就想卖了,但是当时急于摆脱当时的困境,被反复举报影响了情绪。
卖了之后,就好办了。
一个月后,我参加了在北京的会议,并决定分享这一经验。
如果上一次没有放下,怎么会遇到新的机会,这一次就不用分享了,知道得失。
之前也考虑过要不要重新创建几个这样的账号,但是因为要专注于其他领域,所以放弃了。
现在注册这个名字有点难,但是还是有机会的。
不必局限于“车管所”这个词。
其实很多像“养老”“社保”“公积金”“个税”这样的词都可以用。
你只要看看排名第一的搜索就知道了。
做的好的话,一年还是可以当20到30万粉丝的。
当然最好是做那些一般的流量大的关键词。
虽然暴力拦截的可能性变小,但对于用心做内容的账号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我们做SEO的同时,不仅要研究如何靠技术获取流量和用户,还要思考如何更好的服务用户。
我之前也遇到这类问题,后面添加了火星老师微信(msc633)很快帮我解答了,你可以试下。火星老师是电商老司机,他对淘宝开店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如果你也是淘宝掌柜,不妨添加试试看。不要说是我推荐的哈,如果你问的不是店铺方面的问题,最好不要去打扰他,哈哈。
好的谢谢 我已经添加了还送了一些课程给我学习,幕思城这边服务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