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霸如何用全渠道实现多项数据的提升?

幕思城_锤锤 楼主发布在分类 / 抖音运营

在全渠道推行的过程中,加盟商成了很多品牌眼中的硬骨头。

但在巴金男装总经理葛星看来,在全渠道实施的过程中,加盟商是最容易切入的目标。

7月22日,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举办的一场“面对面”直播视频脱口秀中,葛星将直营店和加盟商的全渠道实施比作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

他透露,通过巴金在全渠道的实际运营,发现加盟商的门店比直营店更积极高效。

巴金的全渠道布局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企业内部构建全渠道架构;与第三方合作平台合作,实现订单递减;完成“揭示店铺信息”、“店铺商品关联”和“库存同步”;整合线上商城、线下专卖店、物流,打造“线下千店,线上千人”的格局。

通过数据对比,巴金发现无论是退货还是客服,全渠道门店都有20%~30%的增长。

葛星也在节目中分享到,全渠道之初,巴金基于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和各方测试,得到并确定了“361”的分销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门店间的协助效率,平衡了各方利益分配,调动了各方积极性。

随着全渠道的变化,这个比例也在不断调整。

此外,葛星作为业务代表,还提出了会员打通时开展“三通”(商品通、会员通、服务通)过程中遇到的顾虑和问题。

左图第一位是巴金男装电子商务总经理葛星。

以下内容根据本次现场采访整理。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我们逐步推进了400多家门店和线上渠道的整合。

全渠道的价值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首先是渠道整合,可以通过线上云上架、快速到达和落地服务来提升消费者体验。

这种体验来自于网店商品丰富度的增加。

其次,全渠道业务推广后,可以改变线下产品的有限展示,产品丰富度打破地域限制。

我们在推全渠道业务的时候,讲究“线上千人,线下千店”,让线下消费者进店,既能看到实物展示的商品,也能看到虚拟线上展示的商品。

今年618,我们收集了7个线下省份的消费数据。

根据他们的喜好,我们匹配了这七个线上省份的消费者的数据,选择产品进行细分。

这种推广比没有细分的省份转化率差一倍左右。

第二个全渠道可以加强消费者的参与。

去年年底我们做了一个营销活动,就是在全渠道门店当中,当天订单前10名的部分会被称为正品或者特价服务,400多家全渠道门店会不断和核心VIP沟通,让他们参与进来。

这时候我们发现品牌、导购、消费者互动特别好,想给前十名消费者送礼的时候,很多顾客都拒绝了。

他们觉得很好玩,比过去单纯的购物更有乐趣和参与感。

第三,导购可以参与进来,全渠道的实现让他们有更标准化的工具可用。

原来的导购培训后就上班了,全渠道推广覆盖面广,所以规范简单易操作。

第四,最大的感受是公司内部产品和效率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

全渠道业务由终端导向驱动。

终端定向拉动后,在各种媒体进行广告投放时,订单可以下沉,流量可以往下带。

同时,对于内部调整,之前的策划活动是以区域为单位,全渠道运作后,整个形式和效率完全不同。

主持人:巴金在全渠道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碍和问题,他们是如何克服的?葛星:我们推进全渠道有一个优势,就是高层认可这个事情,所以在推进的时候是一个运营的问题,所以我们面临着如何实施的问题,技术上如何实现的问题,所有运营转型的时候如何让基础员工接受的问题。

只有单一的轻量级应用才能快速推广,所以一开始就像改革开放指定试点一样,在广东圈了20家店开始推广。

我们在这个地方实现了我们想设想的流程,包括客户维护流程,订单处理流程,然后推广到全国。

在这个推送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前端操作简单规范的问题,这是最大的问题。

为了做大量的场景应用,我们需要增加大量的产品,但是做终端组合的时候,就要做减法。

首先,前端轻应用需要中台和大后台的大力支持。

其次,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商家和阿里在全渠道推广上的关系。

我觉得是飞机和机场的关系。

第一,你要保证飞机的优越性能,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整个机场让飞机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让两者更好的协同工作。

有的商家会选择自己建一个机场,再造一架飞机飞,但其实成本很大,一定要学会组合。

主持人:很多人认为相比加盟,直营品牌更容易实现全渠道。

你怎么想呢?

葛星:我们开始实施全渠道的时候,也觉得应该从直销开始。

毕竟我们自己公司开始营销应该更快,但实际上从经销商和加盟商开始营销更快。

说白了,推广直营制是公司的行政行为,但从经销商或加盟商那里推广是市场行为。

前者还是传统思维,后者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

我们叫天猫,淘宝平台等。

线上,然后线下的店叫专卖店。

这种观念其实已经让我们走入了全渠道单向箭头的误区。

真正的全渠道是做线上线下互通。

第二,在推广这件事情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加盟商和经销商的利润分配来解决。

公司直接经营是一种行政手段,是一种被动形式。

但是在加盟商体系中,他们知道加盟全渠道商品可以更快的流转,客户维护成本低,商品丰富度高。

他是利益的第一受益者,所以决策、执行、落地更快,符合轻前台的特点。

这里指的是思维和执行效率轻的前台。

加盟商以前要靠自己摸索,现在很高兴发现有一个强大的体系,是基于总部自上而下的支持。

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发现无论是退货还是客服,全渠道门店都有20%~30%的增长。

主持人:在天猫一直在提的“三通”中,你觉得推进起来会有什么困难?葛星:今天商品链接的实现已经很顺利了,但是会员链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商家和平台都渴望整合自己的客户。

这时候品牌就有顾虑了,他们认为顾客就是他们的资产。

至于平台,他们也想把商家客户变成自己的用户,所以一直没有达成一致。

后来我们深入分析了这件事。

如果从“强化中间平台”和“大背景”的角度来理解,商家其实最在意的是顾客或者用户对品牌心智的认知。

其实就是通过这个大背景和商家进行全渠道整合。

这个平台叫做商家品牌自有资产管理。

只有平台整合管理品牌的资产,商家才愿意开放一切。

从目前商家的角度来看,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是品牌A,也可能是品牌b,当品牌暴露了客户的资产,当然这个资产不是指客户的消费记录,也不是指他的消费行为,更不是他的电话号码和资产,而是他在平台上对这个品牌的心智认知。

例如,用户的头脑已经认可了巴金这个品牌。

基于这个前提,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当然,用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消费品牌,品牌也不会永远为他们服务一辈子,只为一个年龄段服务。

当这个问题要解决的时候,会员通行证会很快实现,剩下的服务通行证可以在会员通行证之后很快实现,基于阿里大学的后台。

主持人:我听说巴金有361利益分配机制。

这种机制如何解决全渠道问题?葛星:巴金刚建立连锁经营体系的时候,是同款同价,有天然巨大的全渠道优势。

利益分配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从成本结构来看,给前端30%的比例比较大。

O2O应该是盈利体系,只剩下10%,这是第一阶段。

公司自上而下的项目推进后,我们开始思考O2O中心到底是服务部门还是利润中心。

在第二阶段,我们发现终端合作和前端客户在我们推广的过程中更重要,出货的及时性和质量,包括包装是否符合标准,对客户体验都非常重要。

如果发货占60%,无法保障他们的利益,前端就会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品牌不照顾就会有问题。

所以我们做调整,把投放从60%调整到70%,把O2O中心之前的10%降到5%。

这时候对于品牌来说,不能把这个佣金粘在推广全渠道的事情上,所以保留一部分利润。

后来我们发现,通过阿里赋能商家后,我们有了很强的订单推广能力。

这个时候品牌就有了很强的调解能力。

当我的员工也有订单时,分配订单的组织就有很大的权限。

这时候你发现分配各自利益,激励他们做事的形式变了。

第一阶段按照行政命令实施品牌,第二阶段开始用市场手段调节。

他发现,当从阿里接到大量订单,线下发货的时候,就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这个时候O2O就会从利润中心变成服务中心。

到了第三阶段,我们需要更多的保障前端,也就是门店发货和最终客服。

提升他能力的能力,让我们愿意付出更多的利益。

只有在利益的调整下,运营的能力和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所以利益分配没有绝对值,要根据全渠道推广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而变化。

点击加我微信【当前问题没解决?不用急,加老师私人微信一起交流学习!】
>
分销品牌阿里巴巴
2 条评论

我之前也遇到这类问题,后面添加了火星老师微信(msc633)很快帮我解答了,你可以试下。火星老师是电商老司机,他对淘宝开店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如果你也是淘宝掌柜,不妨添加试试看。不要说是我推荐的哈,如果你问的不是店铺方面的问题,最好不要去打扰他,哈哈。

  • 好的谢谢 我已经添加了还送了一些课程给我学习,幕思城这边服务真好。

点击加载
其他问题教程工具
店铺指导服务 >>
店铺问题 点击此处加我微信免费咨询
返回资讯工具教程首页